行业动态

咨询服务

电 话:028-85577873

传 真:028-85551547

地 址: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3号兴牧大厦

邮 箱:scxumu@126.com

行业动态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2010年禽业大事件(三):京红京粉从一亿到一亿

来源:博亚和讯 发布时间:2011/1/11 10:45:48 点击率:658

事件评级:★★★★☆

  事件描述:

  9月28日,曾给业内带来震撼的峪口禽业公司用“2010年1-9月份销售国产蛋鸡品种‘京红1号’、‘京粉1号’商品代雏鸡1亿只”的业绩,向建国61周年隆重献礼。

  上榜理由:

  2009年12月,峪口禽业公司曾举行隆重的“京红京粉蛋鸡新品种2009首年推广突破一亿只雏鸡下线仪式”,揭开了国产蛋鸡品种崛起的新篇章。

  时隔短短九个月,峪口禽业第二年推广京红京粉,提前3个月又实现了推广销售1亿只。

 从一亿到一亿,不是简单的数据重复,更不是简单的时间累计,又一个“一亿只”证明:“适合的才是优秀的”,京红京粉这一国产品牌是“生产性能国际先进、适合中国饲养环境”

  延伸阅读:

  从一亿到一亿客户从认同到认可

  一年前,当峪口禽业自主培育的国产蛋鸡品种京红京粉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亮相时,在业内掀起波澜,对“京红京粉”的质疑声、对峪禽前途的担忧声一时不绝于耳。

  然而,一年后的今天,又一个“一亿只”的成绩,说明峪口禽业打造的国产品牌蛋鸡已经开辟出新天地——京红京粉已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养殖户对国产品牌蛋鸡的信心和认可度大幅提升,众多养殖户已由过去的“随大流养”变成了今天的“坚定地养”。

  之所以得到广泛认可,与峪口禽业对品牌的精心打造分不开。峪口禽业重在国产品牌的质量上下功夫:专业化的生产布局、“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先进的设施设备、科学的生产管理,为京红京粉的优质提供了保证。4A级雏鸡最高质量标准的实施、密布全国的营销网络的“编织”、“三全”服务模式的构建和“推广健康养殖,培育新型农户”服务战略,使京红京粉的“生产性能国际先进、适合中国饲养环境”的特性得到良好发挥。京红京粉用过硬的产品质量征服了养殖户,饲养后的客观数据,打消了客户的种种疑虑,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认可了中国自己创造的品牌蛋鸡,改变了对国外品种过于的依赖心理。

  从一亿到一亿引领国产品牌占据“半壁江山”

  我国蛋鸡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种源权大多掌控在外企手中。多年来,海兰、罗曼、海赛克斯等进口品种占国内祖代蛋鸡份额的70%以上。国内自主培育品种农大三号矮小型蛋鸡、京白939等品种虽特点鲜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国外蛋鸡品种对中国蛋鸡业的垄断,但由于未能大规模推广、市场占有率低,而未能扭转中国蛋鸡业“洋鸡”一统江山的局面。

  2009年底,峪口禽业自主培育的蛋鸡品种首年推广突破1亿只,给业内带来了震撼,一些业内人士担心:这会不会是“昙花一现”?这是不是就标志着中国蛋鸡业以国产品种为主的时代即将到来?毕竟仅是一年的时间实现了“销售‘京红京粉’父母代500多万套,商品代1.04亿只”,血缘、疫病净化等问题还有待实践的考证。

  2010年9月,又一个“一亿”,换来了进口品种与国产品种的数据大逆转——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0年39周(9.20-9.26),进口品种在产祖代母鸡存栏24.76万套、国产品种在产祖代母鸡存栏24.7万套;29-39周统计数据显示,国产品种与进口品种父母代雏鸡销量、商品代雏鸡销量比例均为1:1,这表明国产品种与国外品种已势均力敌,京红京粉引领国内蛋鸡品种已经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这说明中国蛋鸡业“洋鸡”一统江山的局面已经成为了历史,国产品种主导中国蛋鸡行业的新篇章已经掀开。

  从一亿到一亿带动中国蛋鸡业从“制造”走向“创造”

  截至2010年9月28日,京红京粉父母代已累计销售1000万套,商品代累计4亿只,其中,峪口禽业公司推广2亿只,引进“京红京粉”的父母代场家累计推广2亿只,这说明我国已掌握了蛋鸡育种的先进技术,中国蛋鸡业已开始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推动这一转变,峪口禽业源于三个有力支撑:

  一是世界水平的育种技术。作为中国蛋鸡发源地---北京华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唯一一家蛋种鸡企业,峪口禽业秉承了华都集团30年的育种经验;作为北京市第一批集约化、现代化蛋鸡养殖场,30多年的发展让峪口禽业收集了国外众多优秀素材和国内多个自主品种素材。通过利用不同来源素材的优势,将常规育种与现代分子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高效地选育关键性状,育种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突破常规、采用个体笼和小群笼相结合的测定方法,保证了纯系优秀的生产性能,提高品系的群体适应性,极大减轻了啄肛现象,降低了产蛋期的死亡率。对纯系的羽色羽速进行选择,杂交配套系实现雏鸡雌雄自别,大幅提高了经济效益。采用世界先进分子育种技术,精确分析蛋品性状遗传规律,有效改善了蛋壳颜色不均匀的问题。条码扫描形式,大幅提高了产蛋性能数据的准确性。引入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分析种公鸡的精液品质,用量化指标来评估公鸡的授精能力,科学把握了公鸡对后代的影响。

  二是差异化的育种之路。区别于任何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学术与技术层面研究,峪口禽业新品种培育的源动力是企业的生存要求,所以对蛋鸡新品种的研究更关注在中国饲养条件下影响产品性能发挥的关键点,将我国养殖户关心的环境适应性、产蛋数、产蛋持久性、蛋重和体重等因素作为重点选择性状,这保证了京红京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优秀的生产性能。庞大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原种规模4万只、祖代25万套、父母代200万套,保证了育种进程;一流的生产条件——AC2000系统、FIK系列孵化环境控制系统等先进的设施设备,为实现鸡群管理和孵化生产的全自动化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培育环境。

  三是高效可控的推广网络。峪口禽业之所以能够带动中国蛋鸡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还在于峪口禽业拥有科学的推广渠道。公司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覆盖华北、华东、西南、东北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密集式销售网络,拥有800余名代理和200余名业务员组建的推广体系。父母代直销和商品代“代理销售”的两大营销模式可以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为京红京粉的成功培育和推广提供了保障。

  从一亿到一亿努力为“种籽之都”建设加速

  2009年,峪口禽业从正式向市场推广自主研发品种——“京红1号”“京粉1号”,到实现第一个“推广销量1亿只”,用了一年。

  2010年,峪口禽业加快推广速度,实现第二个“推广销售1亿只”,用了9个月。

  时间的缩短、速度的提升、国产品牌的推广,意味着峪口禽业贯彻落实“科技北京”、建设“种籽之都”的步伐在努力加快。

  在第三届国际生物技术与农业峰会上,北京市科委领导曾指出“瞄准‘世界城市’的农业高端,发展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提高北京种业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国‘籽种之都’的重大举措。”为落实这一举措,北京市成立了由种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联合发起的农业生物技术联盟和籽种产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

  作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峪口禽业深知大力发展籽种产业,对打造北京农业科技发展“战略高地”的重要意义,为此,峪口禽业着力在打造国产品牌上下功夫:率先提出了“推广健康养殖、培育新型农民”的理念,加强与当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发展“产权式”经营模式——即“政府政策扶持,银行金融支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共同投资,龙头企业统一经营”。农民可以通过经济合作组织,以资金、土地入股,获得分红,也可在养殖基地就业。这些措施使峪口禽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得到快速发挥,企业规模得到快速发展,并带动了周边众多的农民成为养殖户、走上致富路。

  为保证国产品牌蛋鸡的质量,峪口禽业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科学生产管理体系,围绕雏鸡质量标准开展管理创新,组织技术专家对峪口禽业30年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营养调控、环境控制等技术进行系统总结,承担了北京市蛋鸡、蛋种鸡综合饲养地方标准的制定,一改过去单一的推广方式,实施了“内抓质量、外树品牌、建立试点”的营销策略,有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促进了首都籽种产业化的规范发展,加快了建设“农业硅谷,籽种之都”的进程。

  从一亿到一亿峪口禽业向世界级企业迈进

  作为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现代化蛋种鸡企业,峪口禽业是国内唯一实现了“从曾祖代到祖代、父母代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模式”的企业,其规模化标准化的鸡舍、先进的设备、自动化控制的管理,使鸡群生产性能得到了良好的发挥,为“京红京粉”的雏鸡质量提供了保证,也使峪口禽业稳居国内现代化蛋种鸡繁育的龙头位置。

  但未来的北京,将是亚太种业展示、信息、贸易、培训、商务于一体的创新服务中心,将是世界主要种源中心。北京,作为中国现代化蛋鸡养殖的发源地,肩负着加快产业化应用化进程的艰巨任务。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知名的现代化蛋种鸡繁育基地——峪口禽业深知自身肩负的使命。

  为此,峪口禽业明确自己的目标

  ——到2012年,实现推广优质国产品种蛋鸡1.76亿只,成为世界雏鸡推广量“数量第一”的企业;

  ——到2015年,择机再推出2-3个蛋鸡新品种,完善品种资源,形成以红、粉、白壳蛋为主的标准品种;跻身世界三大育种公司之列;

  ——到2020年,通过“流动蛋鸡超市”建设,推广优质国产品种蛋鸡4亿只、带动8万农户致富,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利润10亿元的“效益第一”。

回到顶部

电话:028-85577873 传真: 邮编:61004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3号兴牧大厦 网站技术支持:明腾-西部商务网

Copyright © 2010-2012 四川畜牧信息网 (四川省畜牧业协会) 蜀ICP备11027562号-1 All Right Reserved